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有限公司,陕西水环境有限公司
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有限公司,陕西水环境有限公司

集团新闻

聚力稳增长 夺取全年胜|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公司:凝心聚力稳增长 踔厉奋发谱新篇

来源:陕西环保集团水环境有限公司  编辑: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量:204次

2024年,水环境公司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线,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咬定目标、聚力攻坚,加快推进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奋力推动生产经营、深化改革、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工作高效运行,努力以实干实绩交出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年度答卷。


聚焦主业,夯实发展根基


水环境公司始终将项目视为发展的“生命线”,聚焦主责主业,围绕重点项目、重大市场、重要区域,广开思路、多措并举开拓市场和提升运营质量效率,不断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项目拓展方面,新签订华阴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建设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和蓝田县中小学及幼儿园污水处理站托管运营项目等合同;完成岚皋县城及12个乡镇、丹凤县城及4个乡镇、山阳县城及高新区等3个污水处理托管运营项目合同续签工作。项目建设与运营方面,按照集团公司“项目运营质量提升年”工作部署,制定印发了《水环境公司项目运营质量管理提升年实施方案》,并形成任务清单按月督办进度。商洛全域“三县一区”、商洛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安装工程等5个项目按计划有序实施;商洛全域“山镇柞”、神木市农污治理试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神木项目、镇安二期扩建项目、商南二期托管运营项目、安康项目全面完成水价调价工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公司已在省内22个区(县)开展业务,运营污水处理厂(站)109座,城镇污水处理设计规模已达37.42万m³/d,为全省打赢碧水保卫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赋能,开辟发展新局


科技创新成为公司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开发三级数智运营管理平台,以“白鹿原水生态中心+蓝田中小学”项目为试点,实现了调度集中化、控制智慧化等高效管理模式;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智慧水务平台投入运营,为公司提供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公司研发的VFL工艺核心技术在商洛市“六县一区”落地,为乡村农污治理提供新思路。公司《城乡多点污水厂站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研究与应用》参赛项目,荣获陕西省第三届国有企业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优秀奖”,3项QC小组成果荣获陕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技术成果。


降本增效,助力提质增效


公司全面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全方位做好“开源节流”,深入开展“提质、降本、增效、创效”专项行动,强化预算管理刚性约束,降低成本费用率,一半以上企业实现预算内降本增效。同时,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有效压缩办公及管理服务费用,以工程、采购为重点,强化成本控制,搭建了专业、科学、动态管理的内控体系,减少文件印刷与线下审批频次,提升了各项工作的办公效率。


优化机制,培育人才队伍


公司致力于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激发全员活力。组织开展全员和权属各企业管理人员竞聘上岗活动,丰富年轻干部经历,优化队伍结构;推行“经理层+管理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从人才选、用、育、留等方面进行规划,建立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育结合;积极推进“淬火计划”,2024年8月,选派2名优秀干部职工赴商洛博源公司、安康公司进行“淬火”历练,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安全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是稳增长的前提,水环境公司稳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打出安全生产“组合拳”。研究制定了具有水环境公司特色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着重从安全理念、安全责任、依法依规、标准建设、科技兴安、素质提升、教训汲取、综合监管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三年行动领导机构,加强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进行安全生产大排查、推动老旧场所消防设施升级改造等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各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排放;先后举办第一届“水环境杯”化验员技能比武大赛、第二届机电技能比武大赛、有限空间作业、设备维修、电气故障排查、自控理论培训、“党建+安全”VR仿真培训等。筑牢安全环保防线,保障企业安全稳定运行。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水环境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认真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事项要求,2024年,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三重一大”事项57项,确保决策规范。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提升治企兴企能力。积极推动党的建设融入安全生产、技术质量、成本管理等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坚定不移地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水环境公司将继续锚定目标,坚定信心、主动作为,狠抓各项工作落实,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在稳增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李晨辉)